大明从永乐之后,军户出身的进士占比为三成,远高于其他户籍占总丁口之比。而且很多民户也蹭卫学的光,纷纷去卫学就读。杨植前年在松江府华亭县路遇的徐阶,就是在卫学启蒙的。
但军屯的好处这么大,随之而来的是各地豪强士绅自仁宣二宗开始吞并军屯。永乐年间,军屯田亩数达到了八千九百万亩,但到了正德年间,账面上的军屯土地只剩下一千六百万亩,不到永乐年间的二成。
至崇祯时,孙传庭任陕西巡抚前去剿灭流寇,就曾经召集陕西士绅,让他们吐出侵吞的公地、军屯和银子以安置流民,但根本没有士绅理会他。
到正德时,真正的军户大量逃亡,反而许多江南富户购买军户籍避税。二十年后,吏部侍郎王邦瑞上疏说:“营军以空名支饷,临操则肆集市人,呼舞博笑而已。”卫所兵已经不堪用。
太祖高皇帝也没有想到才过百多年,历史的惯性如此强大,汉、唐、宋踩过的坑,大明又要跳进去。
杨植揉揉太阳穴,能坐在屋里的都是亲戚,连涂帷都和凤阳右卫、中都锦衣卫结了亲家。他想想说:“这个事不急的!去福建、江西、浙江虽然辛苦,但是给的提成高,搞出名堂后,上升空间快!你们先细心考虑一下,过几日再说。”
吃过饭后大家散会各自回家,路上袁守诚神色为难,纠结半天红着脸对便宜儿子说:“世界那么大,我想去看看。”
连袁守诚这种人都受不了花花世界的诱惑!杨植说道:“老爹,你这话别让老娘听到,等大宝十六岁再说!”
两人说着回到家里,张二又偷偷跟进来,他已是总旗,跟杨植平起平坐了,但仍然恭敬地问杨植道:“秀才老爷,我有一个疑惑,不知道该怎么说?”
杨植鼓励道:“你是了解我的,不要怕,说出来!”
张二纠结一会后说道:“我感觉我比赵大聪明,但是杨老爷为什么一直让我给赵大当副手?”
“这是个好问题!”杨植前世金牌销售,应付过各色人等,说道:“很多时候很多事情,并不要聪明人为首。聪明的人想法多,想法多了反而坏事。我宁愿你笨一些,没有心眼!”
见张二有点沮丧,杨植拍拍他的肩膀安慰道:“你先帮赵大做事,今后粤地让你独立去开拓,真正的一方诸侯!”
张二笑嘻嘻地走了,杨植刚想休息一下,顶头上司中都锦衣卫。指挥使又来了,他跟袁家夫妻随口打过招呼后,问杨植道:“我想再进步,有什么办法么?树挪死人挪活,听说你和徐都督佥事很熟!”
杨植叹息道:“指挥使大人,你再上升就要离开中都,去南京有什么好?人家常说:不到南京不知道自己官小!南直锦衣卫衙门个个都是勋贵恩赏子弟,一个小百户都可能挂着指挥使的虚衔,出什么事都拿你出来顶,大人想去南京替他们背黑锅担责任么?”
一番话送走顶头上司,冯氏笑嘻嘻地抱着孙子出来,对杨植说:“看你的架势,跟南直锦衣卫都指挥使一样!”
郭雪跟在后面道:“娘,你说错了!我家老爷跟内阁首辅一样。”
这就是头发长见识识短的女流之辈,没有读过书,不知道用周公“一沐三捉发,一饭三吐哺”的典故!
杨植矜持地正想说几句,门一开,中都锦衣卫指挥使又窜进来了。
杨植见他脸上神色慌张又惊喜,问道:“大人怎么去而复返?”
指挥使快步上前拉着杨植的手说:“快跟去中都守备厅,丘老公和徐都督佥事急着派人找你!”
他俩找自己所为何事,杨植心中猜到八九分,当下也不多话,出门与指挥使翻身上马向中都守备厅驶去。
袁守诚、冯氏依礼站在门口送别二人,冯氏啧啧称赞道:“这人,越有本事就越忙!到处都离不开我儿子!”又对怀中孙子道:“我家大宝长大后可不敢像爷爷一样,当个破镇抚使就心满意足!”
杨植二人进入守备厅,见大堂上丘得、徐天赐并未入座,却在大堂上焦躁不安地左右走动。徐天赐见杨植二人进来,对中都锦衣卫指挥使道:“这里没有你的事,你回去罢!”说着下堂拉着杨植的手道:“我们三人去丘公公办公室里说话。”
77读书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