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77读书网>网游>我在锦衣卫跟大儒辩经> 第106章 老乡见老乡
阅读设置(推荐配合 快捷键[F11]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)

设置X

第106章 老乡见老乡(2 / 2)

杨植分析道:“乔本兵不是翰林院学士出身,他当吏部尚书没问题,但入阁没有什么希望。罗老师你要学一下司马懿,隐忍两年,马上就有千载难逢的入阁机会!”

前世不修功德,今生遭此报应!听到不肖弟子竟然让自己学司马懿,罗老师气得浑身发抖。他冷静下来,想了想说:“你是说朝堂即将有大动荡,大换血?”

杨植笑了笑说:“罗老师既然又回到翰林院,还是继续养望,下雨天打孩子,闲着也是闲着!你写你的学术着作,一切尽在弟子的掌握中!”

看着不肖弟子指点老师人生的无耻嘴脸,罗老师右手抖了几下,直想抄起茶杯呼过去。回想当年杨植暗示正德活不了多久,又忍下来说道:“那你明天去拜访费宏大学士还是翰林院的江西老乡?”

杨植自信满满:“当然是去拜访凤阳老乡了!”

武定侯郭勋从京西大营回到宅里,看到门子递上来的帖子,感觉不可思议。

历来会试举子到京后从来都是拜访文臣,没有拜访武勋的!何况武定侯一系离开凤阳一百年早就是地道北京人,这十几个凤阳举子组团前来是几个意思?我又帮不了他们!

无论怎么猜测,这些人肯定是要接见的。郭勋定下来一个日子,换好家居常服,在大堂接待了凤阳老乡。

别的举子似乎没有跟武官打交道的经验,倒是为首的南直解元不卑不亢,自云从小沉迷《大明英烈传》,开国英烈在太祖高皇帝的带领下,驱除鞑虏再造华夏,常使之感到目眩神迷,心向往之!

“这本小说写得好!情节生动,人物刻画栩栩如生,不在三国、水浒之下!

小子当年扑在这本书上,就像饥饿的人扑在肉包子上!

我一直梦想能见到作者,今日得偿所愿,拳拳服膺!”

那解元说着,从怀里掏出一本翻旧的《大明英烈传》递了上来:“这本书是小子几年前在吉安府所购,看了几十遍了!请武定侯不吝墨宝,在扉页为我签个名字!”

还有这种操作?杨解元真是赤子之心!郭勋哈哈大笑道:“老夫献丑了!”说着提笔在书上写下名字,顺口道:“老夫亦是闲暇之余游戏之作!小说小说,怎比得上举子们的锦绣文章,那才是阐述经义大道!”

那解元有不以为然之色,凭着出身高,居然不给侯爷面子,当即直斥己非:“武定侯此言差矣!文以载道,小说亦有大道!《明英烈》描写人物活灵活现,表我大明英烈之忠义,使顽夫廉懦者立,实有大功于世道也!不在圣贤书之下!

小子曾从赣南去凤阳,途经彭蠡湖鞋山,写下歌体诗一首,追念先烈!”

只见那杨植,慷慨激昂把诗歌吟诵出来。郭勋听到诗里把先祖郭英比成三箭定天山的薛仁贵,又称赞郭英立下大功不自居有冯异之风,不禁大为高兴,当即令仆役去准备酒菜,留众位举人老乡吃个便饭。

郭勋高兴之余,问道:“杨解元怎么会从赣南到凤阳?”

那杨植亦不隐瞒,道:“小子原籍赣南……”遂将自己失陷匪巢被官军搭救,拜袁守诚百户为父来到凤阳,努力学习考上秀才举人,现在一身兼祧两家,一五一十,娓娓道来。

一番叙述跌宕起伏,众人听得亦是感叹,郭勋沉吟片刻道:“袁家先祖是太祖之护卫,世袭百户,你如今兼祧两家,袁氏亲家亦是世袭百户,可知道是哪里人氏?”

那杨植恭敬答道:“是凤阳府濠州郭家镇人氏,我哪怕在南京国子监就学,清明冬至都随岳丈上山挂青,是以知道。”

“啊?”郭勋拍案而起,道:“那一定是吾先祖郭讳名英的帐前护卫!当年吾先祖带着同族七人投奔太祖,其中三人殁于彭蠡湖之战!太祖将此战中随死军士三百人,各依姓名,赠为武毅将军,正百户,子孙世袭。

你那岳丈先祖叫什么名字?”

杨植答道:“灵牌上的名字,似是郭五七。”

“那错不了!”郭勋激动地从案后走出来,拉着杨植的手道:“当年彭蠡湖血战,天地为之变色!正当明军落于下风苦苦支撑之际,吾家先祖郭讳名英一船当先,直取那伪王陈逆友谅!

那伪汉军万箭齐发,意图阻吾先祖!在此紧急关头,郭五七等三人护卫在吾先祖身前,以身躯为之挡箭,直至不支坠落湖中!”

凤阳举子们听到如此惊心动魄的战争场景,不禁为之失色,又没料到居然两家有此渊源,纷纷感叹称赞。

郭勋抱着杨植,决然道:“从今往后,你就是我侄女婿!”

又对仆役说道:“多加些酒菜,今日要与老乡们一醉方休!”

晚宴上,郭勋才想起举子们的来意,疑惑问道:“历来文武殊途,从未有过会试举子拜访武官的!今日各位家乡才俊光临寒舍,不知有何指教?”

众举子似乎都是被杨植撺掇来的,不由得看向杨植,只见那杨植不慌不忙道:“侯爷在上,我等前来,是想打听一下谁最有可能主持会试!”

每次考前,考生四处奔波打探,无非是想提前知道谁是主考官,以便有针对性地写小作文,此乃人之常情。

郭勋疑惑道:“那主考官乃圣上钦点,别人怎生知晓?何况你们应该去翰林院问,历来从未有过举子来武勋家了解此事的!”

那杨植不慌不忙,对众举子一拱手道:“众所周知,凤阳就没有在朝廷当文官的,所以我们只好来找侯爷!侯爷圣眷得宠参与经筵,对学士大学士了如指掌!

我们想知道哪些大学士、学士简在帝心,最有可能被今圣点为考官。”

众人纷纷点头,道:“侯爷,我们亦做是想!那翰林院又没有凤阳老乡,我们提着猪头都找不到庙门!只有找上侯爷!

只要知道大致的人选范围即可!我等好去收集考官文集,针对性预习!”

郭勋责任在肩,万万推脱不了。他沉吟后说道:“有资格担任主考官的就那么几个人!

从经筵情况看,礼部尚书毛澄似乎不太可能为主考官,大宗伯年高体弱,几次请求致仕!

吏部尚书石珤很有可能!石天官是北直人,又与杨首辅交好,杨首辅必向圣上推荐他!

内阁中,毛纪大学士不太可能!那毛大学士已经担任过会试主考官,而蒋冕大学士没有任过,所以从朝堂平衡的角度,蒋大学士也应该收门生弟子了!

……”

郭侯爷丝丝入扣,有条有理把主考官的可能人选分析完毕,令众人大开眼界。

来对了!座中几名会试老兵叹息道:“还是杨兄有头脑!如果前几科会试,我们有杨兄为首,也不至于像无头苍蝇一样!”

见众人聚精会神,郭勋心中自得,武勋从来未能为父老乡亲尽绵薄之力,就是定国公那些凤阳出来的也不行!

“至于会试同考官,首先排除修撰杨慎!杨首辅的门生弟子已经遍及朝野,所以,你们懂得!

那费寀也可以排除,他是费宏大学士之弟,你们懂得!

资深六部郎中里面,先排除工部、刑部的!历来这两个部权力不大,很少从中选拔同考阅卷官。

再说言官,资深言官中……”

把不可能的人排除掉,剩下的就是最有可能的,范围缩小了一半以上!

众人如获至宝,暗中记下被排除的官员。酒足饭饱后,众举子千恩万谢,离开武定侯府。

回到凤阳会馆,李婉儿见杨植醉眼朦胧回屋,没好气说:“你要爪子?不去找江西籍翰林,啷个去武定侯家里?”

杨植笑嘻嘻道:“莫得啥子!你写几篇《大学》的八股文,让我看看你们四川人啷个写的!就写‘君子贤其贤而亲其亲,小人乐其乐而利其利,此以没世不忘也’。\"

上一页 目录 +书签 下一章

77读书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