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77读书网>网游>孤岛的崛起:穿越中世纪> 第6章 孤岛化身半岛百科全书非要做蒸汽机!
阅读设置(推荐配合 快捷键[F11]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)

设置X

第6章 孤岛化身半岛百科全书非要做蒸汽机!(2 / 2)

经过一番紧锣密鼓的筹备,全国各地的铁匠纷纷响应号召,他们背着简单的行囊,带着自己最趁手的工具,从四面八方齐聚君士坦丁堡。

在一处宽敞的工坊内,工坊的屋顶高大开阔,阳光透过几扇简陋的窗户洒在地上,形成一片片明亮的光斑。

众多铁匠围坐在一起,中间的桌子上摆放着简陋的炼铁炉模型和各种工具,他们热烈地讨论着炼铁炉的改进方案。

一位来自偏远小镇的铁匠站起身,他身材高大,声音洪亮,说道:“我在家乡时,尝试过在炼铁炉底部铺设一层特殊的石头,那石头质地紧密,能让热量更好地反射,不过效果不太明显,可能是石头选得不好,或者铺设的方式不对。”

另一位经验丰富的铁匠坐在椅子上,微微摇头,反驳道:“那石头虽能反射热量,但容易吸收水分,要是受潮了,在高温下容易炸裂,影响炉子的稳定性,不可取。我觉得可以改进炉子的烟囱设计,现在这烟囱太直,废气排放不够顺畅,要是把它设计得弯曲些,或许能让废气排出时带动更多空气进入炉膛,提高炉温。”

众人你一言我一语,各抒己见,争论不休。这时,一位年轻的铁匠突然灵机一动,他猛地站起身,眼睛发亮,说道:“师傅们,咱们能不能把风箱和烟囱结合起来设计?风箱鼓风时,利用烟囱排出的热气预热空气,这样既能提高通风量,又能节省燃料。而且还能让进入炉膛的空气温度更高,有助于提高炉温。”

此言一出,众人先是一愣,随后眼前一亮。一时间,工坊内讨论的声音更热烈了,大家纷纷就这个想法展开深入探讨。

经过几天几夜的反复试验,他们不断调整风箱与烟囱的连接方式、尺寸比例,以及炉膛内部的结构,终于设计出了一种改良版的炼铁炉。

新的炼铁炉通过优化通风系统,让空气能更高效地进入炉膛;重新设计的炉膛结构,使热量更加集中;采用特殊的隔热材料,减少了热量的散失。

当新炼铁炉第一次点火运行时,炉温显着提高,炼出的铁杂质明显减少,质量大幅提升,铁匠们围在炉子旁,欢呼雀跃。

在寻找铜矿石方面,民间的力量也发挥了重要作用。

一位农民在山中劳作时,偶然发现了一处岩石的颜色与周围不同,质地也有些异样。

他想起之前官府张贴的告示,心中一动,便按照告示上的指引,长途跋涉来到官府报告。

经过专业人员的鉴定,此处矿脉蕴含丰富的铜矿石。

孤岛得知消息后,龙颜大悦,立刻安排人手进行开采。

他还特意邀请了精通铜冶炼的工匠,从遥远的东方赶来,传授先进的冶炼技术。

在矿山旁临时搭建的冶炼工坊内,东方工匠耐心地向本地工匠们讲解着铜矿石的挑选、冶炼温度的控制、提纯的方法等,本地工匠们则虚心学习,很快便掌握了先进的铜冶炼技术。

与此同时,孤岛还鼓励工匠们发明和改进机械加工工具。

在另一处工坊内,工坊里摆放着各种木工工具和简单的金属加工工具,工匠们围坐在一起,对着这些工具陷入沉思。

“大人,我觉得可以参考木工用的刨子,设计一种能精确加工金属平面的工具。木工刨子能把木头表面刨得平整光滑,我们把它的刀刃换成更坚硬的金属,再改进一下手柄的设计,或许就能用来加工金属了。”一位年轻的工匠指着桌上的木工刨子,眼中闪烁着兴奋的光芒说道。

负责工坊的官员眼睛一亮,拍了下桌子,说道:“不错,我们还可以结合水车的动力原理,制造出能够自动运转的加工设备,提高加工效率。用水车带动齿轮,再通过链条连接到加工工具上,这样就能让工具自动工作了。”

一位老工匠坐在一旁,一直默默听着,这时他微微皱眉,提出担忧:“可这自动运转的设备,动力的衔接和控制怕是个难题,水车的转速不稳定,要是动力忽大忽小,加工出来的零件就会有偏差,稍有不慎,就容易出故障,还可能伤到人。”

众人又陷入了思考,他们不断尝试不同的设计方案,制作了一个又一个模型,对动力衔接装置进行了无数次的改进。

经过无数次的尝试与改进,他们终于制造出了简单的车床和钻床。车床能够精确地车削金属圆柱体,钻床则可以在金属部件上钻出精准的孔洞。但在使用过程中,也出现了一些问题。

“这车床车削的时候,金属表面总是不平整,这可怎么解决?”一位工匠焦急地说道,他看着车床上加工出来的金属零件,满脸无奈。

另一位工匠仔细观察后,蹲下身子,检查了刀具和车床的运转情况,说道:“可能是刀具的角度和材质有问题,这刀具太钝了,而且材质不够坚硬,车削的时候容易磨损。我们得重新打磨刀具,调整角度,换成更优质的刀具。”

经过不断地调整和优化,这些机械加工工具逐渐能够稳定地工作,为蒸汽机零件的制作提供了有力的支持。

在制造蒸汽机所需的关键零件——汽缸和活塞时,又遇到了新的挑战。汽缸需要极高的精度,才能保证蒸汽的密封性和压力传递。

“这汽缸的内壁必须光滑如镜,可我们现有的工具,很难做到如此高的精度。用普通的锉刀和砂纸打磨,根本达不到要求,而且效率极低。”一位负责加工汽缸的工匠苦恼地说道,他看着手中粗糙的汽缸内壁,眉头拧成了一个疙瘩。

这时,一位曾经游历过东方的工匠坐在一旁,一直默默思考着,突然他眼睛一亮,回忆道:“我在东方见过一种水磨,它的磨盘制作得极为精细。他们利用水力驱动一种特殊的打磨工具,能把石头磨得非常光滑。我们或许可以借鉴其制作工艺,利用水力驱动打磨工具,来打磨汽缸内壁。”

众人按照他的建议,在河边搭建了一个简易的水力打磨装置,经过多次尝试和改进,不断调整打磨工具的形状、材质以及水力的大小和方向,终于成功制造出了高精度的汽缸和活塞。

当第一个合格的汽缸和活塞制作完成时,工匠们激动地拥抱在一起,他们知道,距离蒸汽机的成功制造又近了一步。

随着金属冶炼技术的提升和机械加工工具的完善,制造蒸汽机所需的材料和零件逐渐准备就绪。

上一页 目录 +书签 下一章

77读书网